各有關單位:
根據南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通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職業資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轉發<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省職稱辦關于做好2020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通職稱辦﹝2020﹞5號),現決定開展2020年度建設工程中級職稱評審申報工作,請參加評審工程師(建筑師、城市規劃師)資格的人員,認真對照標準、按照要求報送材料,評審工作擬于9-10月份進行,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資格條件
嚴格按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我省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評審職稱有關問題的通知》(蘇人社發〔2018〕96號)、《南通市建設工程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條件(試行)》(通職字〔2015〕7號),以及市職稱辦認定的相關優惠政策的規定和要求執行。對申報人員職稱外語和職稱計算機不作要求。
申報人必須參加行業部門(協會)或單位組織的各類繼續教育學習培訓,取得現職稱以來平均每年參加各類學習培訓須達到72學時。同時登陸南通人社局第五輪公需課繼續教育平臺(http://nt.anpeinet.cn/)完成在線學習。凡參加我市市級培訓基地組織的專業科目培訓合格的視同完成1個年度的學時。
二、申報范圍及要求
(一)原則上我市事業單位、國有企業、設計單位等從事建設工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符合評審條件及相關規定的要求,均可按照規定的程序申報評審。各縣(市)區有人社部門組織評審的遵循屬地管理原則。
(二)公務員(含依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人員)、離退休人員不予申報,如違規申報取消其申報資格。
三、申報程序
(一)個人申報。申報人應按照我市規定登陸南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rsj.nantong.gov.cn)中的職稱申報評審管理服務平臺在線如實填寫相關申報信息(網上申報時間5月10日——6月30日),通過系統自助打印《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同時按本通知要求準備書面申報材料。
(二)單位審核。單位應檢查申報人網上申報信息,并對申報人的材料進行審核(蓋章簽字)后報送單位主管部門。
(三)主管部門初審。主管部門應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并在相應的證書、業績佐證材料等復印件上簽字蓋章。
(四)報送材料。各申報人或申報單位報送材料時,請攜帶原件至南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職業教育處(市政務中心主樓2224室)審核。材料報送時間:7月1日—7月15日(受理時間為工作日上午9:30——11:00;下午14:00——17:00),逾期不予收理。聯系電話:59000502。
四、申報材料要求
1.簡介表:一式5份(可在南通職稱網上下載,不裝訂);
2.“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A3紙雙面打印)一式3份
(1份裝進附件材料,另2份騎馬訂裝訂,單獨報送);
3.身份證復印件及參保證明;
4.個人近期一寸照片1張(粘貼在身份證復印件上),同時務必將電子照片上傳至職稱系統);
5.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具有多個學歷的一并提供),同時應提供學籍登記表或國家教育部學信網www.chsi.com.cn電子注冊證書信息(有效期5個月);
6.現職稱證書及單位聘用合同復印件;
7.繼續教育學習、培訓等相關證明材料復印件;
8.近3年年度考核表復印件(企業人員不作要求);
9.專業技術工作總結;
10.相關獲獎(表彰)證書復印件;
11.反映本人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和業績(成果)方面的佐證材料。
12.發表或撰寫的專業論文(含專題報告);
上述材料按順序裝訂成一冊,中間用彩色插頁分隔。注意:所有復印件需現場核驗原件。
五、評審費用
根據“蘇人通〔2002〕104號”文件精神,每人收取評審費200元、答辯費100元,合計300元。評審費用在報送材料時一并收取。
六、有關事項說明
1.申報人的資歷(專業工作年限)截止時間為2019年12月31日。學歷、論文、業績成果等要素的計算均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
2.紙質材料一律用標準檔案袋裝,并貼上目錄,一人一袋。
附:蘇人社發〔2018〕96號
各設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昆山市、泰興市、沭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直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6〕77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8〕6號)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蘇辦發〔2018〕5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完善人才評價標準,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傾向,取消不合理的申報門檻,現就我省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評審職稱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關于所學專業與所從事專業一致人員申報職稱的學歷、資歷要求
(一)申報初級職稱學歷、資歷要求
1.獲得碩士學歷或學位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可初定助理級職稱。
2.獲得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可初定助理級職稱。
3.獲得大專學歷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可初定員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可初定助理級職稱。
4.獲得中專學歷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1年,可初定員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可考核認定或評審助理級職稱。
(二)申報中級職稱學歷、資歷要求
1.獲得博士學位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可初定中級職稱。
2.獲得碩士學歷或學位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可初定中級職稱。
3.獲得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大學專科學歷,取得助理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可申報評審中級職稱。
4.獲得中專學歷,取得助理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可申報評審中級職稱。
(三)申報副高級職稱學歷、資歷要求
1.獲得博士學位,取得中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可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在我省企事業單位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動站工作,經考核合格的博士后人員,可直接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
2.獲得碩士學歷或學位,取得中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可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
3.獲得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中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可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
4.獲得大學專科學歷,取得中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7年以上,可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
(四)申報正高級職稱學歷、資歷要求
取得副高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可申報評審正高級職稱。
二、關于所學專業與所從事專業不一致人員申報職稱的學歷、資歷要求
(一)申報初級職稱學歷、資歷要求
1.獲得其他專業碩士學歷或學位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可考核認定或評審助理級職稱。
2.獲得其他專業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可考核認定或評審助理級職稱。
3.獲得其他專業大專學歷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可考核認定或評審員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可考核認定或評審助理級職稱。
4.獲得其他專業中專學歷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2年以上,可考核認定或評審員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6年以上,可考核認定或評審助理級職稱。
(二)申報中級職稱學歷、資歷要求
1.獲得其他專業博士學位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可考核認定或評審中級職稱。
2.獲得其他專業碩士學歷或學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可考核認定或評審中級職稱。
3.獲得其他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或大學專科學歷,取得助理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可申報評審中級職稱。
4.獲得其他專業中專學歷,取得助理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6年以上,可申報評審中級職稱。
(三)申報副高級職稱學歷、資歷要求
1.獲得其他專業博士學位,取得中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可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
2.獲得其他專業碩士學歷或學位,取得中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6年以上,可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
3.獲得其他專業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中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7年以上,可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
4.獲得其他專業大學專科學歷,取得中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9年以上,可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
(四)申報正高級職稱學歷、資歷要求
取得副高級職稱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可申報評審正高級職稱。
三、關于資歷破格條件
(一)中級職稱破格條件
取得助理級職稱后具備下列條件的,可破格1年申報:
市(廳)級科技進步、技術發明、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三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二)副高級職稱破格條件
取得中級職稱后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破格1~2年申報:
1.省(部)級科技進步、技術發明、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三等獎(及相應獎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2.中國專利金獎、銀獎的主要發明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或江蘇省專利發明人獎獲得者。
3.******二類和省級一類技能大賽第一名獲得者。
(三)正高級職稱破格條件
取得副高級職稱后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破格1~2年申報:
1.省(部)級科技進步、技術發明、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二等獎(及相應獎項)1項或三等獎2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2.******一類技能大賽第一名獲得者。
上述(一)(二)(三)中的資歷破格條件為基礎條款,各系列可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比照條款。
四、關于實行職業準入以及“以考代評”的系列(專業)申報職稱的學歷、資歷要求
(一)對已實行職業準入的高校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中小學教師、技工院校教師、衛生技術、獸醫、新聞、播音、律師、公證等系列(專業)的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職稱時其所學專業應與所申報專業相同或相近(同一大類),申報資歷要求仍按相應資格條件執行。
(二)對初級、中級職稱實行國家統一考試的經濟、會計、統計、審計、衛生技術、船舶、翻譯、出版等8個專業類別,考試成績合格即取得相應職稱,不再進行職稱評審或認定。
五、關于同級轉評和跨系列申報評審職稱問題
(一)同級轉評須轉崗滿1年后方可申報評審,轉評后須工作滿1年以上方可申報高一級職稱,原工作年限連續計算。
(二)專業技術人才可自主申報兩個系列(專業)以上的職稱,但同一年度不得同時申報兩個系列(專業)職稱。
(三)涉及“以考代評”或“考評結合”的系列(專業)按有關規定執行。
六、關于相關學歷認定問題
(一)經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部隊院校全日制教育畢業證書,中央黨校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校對學制兩年以上的長期班次學員所授予的黨校學歷,在參加職稱評定時予以認可。
(二)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生在參加職稱評定時分別視同中專、大專、本科學歷。
(三)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大中專結業生(未取得學歷、學位)在參加職稱評定時可比照相應國民教育序列畢業生降低一個等級。
(四)各類培訓班頒發的修業、結業、專業證書,不能作為學歷依據,可作為評審其專業能力的參考要素。
我省以往出臺的相關政策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各地各部門應按照上述政策規定,抓緊修訂相應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確保政策落實到位。